3月28日,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2023年度数据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在会上指出,近年来,我国光伏、储能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推动能源生产消费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截至2023年底,光伏累计装机规模达到6.09亿千瓦,同比增长超过55%;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139万千瓦,同比增长超过260%。光伏、储能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正在带动其全产业链加快形成能源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据向海平介绍,大庆基地作为国家能源局批复建设的首个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紧紧围绕平台功能定位,切实发挥平台作用,取得了多项显著成效:
一是持续开展实证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成果丰硕。全年先后发布3次实证实验数据成果和《国家电投光伏储能实证蓝皮书(2023版)》等多份高质量专题报告。在广泛征求行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2023年度实证实验数据成果报告》,开展多维度分析和探索,形成了高纬度寒温带地区的361项实证实验对比数据。
二是为制定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大庆基地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和户外实证实验工作,揭示了真实运行环境下不同产品的性能,反映了不同应用场景下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耐候性及可靠性,分析系统设备匹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促进产业协同发展。通过建立不同产品户外实证应用动态数据库,提出提升系统效率、降低度电成本的最优设计方案,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三是数据分析成果推动行业发展。大庆基地在户外工况中取得多项重要实证实验成果,不仅验证了国产IGBT逆变器元件性能达到进口产品水平,还取得了高纬度地区带倾角平单轴支架综合效率提升、光储系统年利用小时数最高可超3000小时等实用数据。
四是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创新动力。依托大庆基地开展了包括具备主动支撑能力的光储集成同步发电机、光储功率预测等在内的多项创新研究。对于多云天气下单个气象站光资源预测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大规模光伏电站应分区域建设气象站,提高不同天气下光功率预测准确率。这些都为进一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
为更好发挥光储实证实验平台对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向海平对平台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保持实证实验产品选型代表性与先进性。光伏、储能的产品、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平台要围绕代表性产品、前沿性技术和具有推广潜质的新兴技术产品开展户外实证实验,以实证工作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迭代更新,为产业水平提升做好支撑。
二是推动行业技术方法创新及产品认证工作。围绕推动光伏储能系统效率、满足电能质量要求等目标,针对光伏、光储电站的容量配置、设计方法、计算软件、建设标准开展实证实验研究,建立健全新产品户外认证工作体系,探索建立国际化认证标准,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三是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关键核心技术研究。针对当前光伏并网消纳面临的堵点、难点问题,通过在电源侧配置新型储能、应用构网型储能技术等手段,不断挖掘光储系统自身调节作用,研究提升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容量支撑能力和涉网安全性能。
四是联合行业力量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实证内容及行业热点问题,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以平台为依托促进成果落地应用,推动形成产学研闭环。挖掘一批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高水平课题,培育一批专业化高水平的行业人才,孵化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成果。
向海平表示,希望光储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路线,进一步创新拓展平台实证实验方案,加强平台数据成果转化运用,为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生产力”。希望国家电投集团紧扣平台定位,继续把平台建设好、运营好,以海量数据为基础,服务行业、服务社会,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