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国际能源署:电池储能或成能源安全“强助力”

时间:2024-05-07 08:05 来源:未知 点击: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在近期发布的《电池和能源安全转型》报告预测,电池技术对实现气候和能源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到2030年,电池装机规模需增长6倍才能达到既定气候目标。

“要实现气候目标,电力和交通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两大重要领域。”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在近期发布的《电池和能源安全转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电池能够在这两大领域提供减排基础,在可再生能源扩张和交通电气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带来安全、可持续的工商业和户用能源供应。”

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带动下,2023年,全球电力行业电池部署规模同比增长一倍以上。《报告》预测称,电池技术对实现气候和能源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到2030年,电池装机规模需增长6倍才能达到既定气候目标。

锂电池主导市场

《报告》指出,2023年,电池储能部署规模在电力各领域中增长最快,公用事业电池储能、微电网储能、光伏户用储能等领域电池储能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全球总计增加42吉瓦电池储能装机容量,同比增速高达130%。同期,电动汽车领域电池应用规模同样发展势头迅猛。2023年全球新增1400万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部署规模同比增长超过40%,预计未来几年还将进一步强劲增长。

从电池技术来看,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电池行业的“绝对主角”。目前,每年锂离子电池需求量已经占到电池市场的90%以上。

《报告》指出,锂离子电池价格已经从2010年的1400美元/千瓦时,下降到140美元/千瓦时以下,过去15年来,电池成本下降幅度超过90%。同时,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使用时长都有所提高。伴随着成本下降和性能提高,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飞速增长,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的一大“基石”。

细分领域来看,全球锂离子电池技术应用随着市场需求和价格导向在不断动态变化。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新增的电动汽车销量中,能量密度相对更高的高镍锂离子电池占比超过一半,成本相对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占比达到40%,新增的电池储能装机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比更是高达80%。

短期装机将持续增加

在国际能源署看来,电池应用已成为加强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报告》指出,与使用化石燃料发电相比,光伏与电池储能的结合成为一种“有竞争力、安全可靠且可持续的替代技术”,随着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增长,电池储能可提供1—8小时的短期灵活性调节空间,能够帮助电力供应方在用电高峰期调峰。同时,电池储能还能用作备用电源,在应急或停电情况下为重点公共设施提供稳定电力供应。

此外,国际能源署进一步指出,电动汽车以及电池储能的应用,还有助于大幅降低化石燃料消费量,帮助需要大量进口油气的国家提高本土能源自给能力。

在此背景下,《报告》认为,全球电池需求预计将呈现高速上涨态势。其中,为满足新增风光发电储能需求,到2030年,全球储能装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00吉瓦,新增储能装机中电池储能占比预计高达90%,到2030年,电池储能规模将达到1200吉瓦。

从目前情况来看,国际能源署指出,各国对电动汽车以及储能行业的强劲支持让电池市场不断扩张。中国、欧盟、美国是全球前三大电池市场,中国能源领域的电池应用规模占到全球电池市场的一半以上。除中国外的新兴经济体以及发展中国家电池应用也在加速增长,电池储能已经成为普及电力使用的重要技术。

技术降本仍是重点

《报告》认为,面向未来,锂离子电池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同时以钠离子电池为代表的非锂电池技术也将在电池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国际能源署指出,到2030年,电化学不断创新以及生产工艺的改善有望让锂离子电池成本在如今基础上降低40%,还有望进一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与此同时,钠离子电池作为新兴电池技术,凭借其低成本优势,到2030年有望在电动汽车市场中占据约10%的份额。

庞大的市场需求将在全产业链催生新机遇。国际能源署指出,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和电池储能市场规模有望在目前1200亿美元的基础上,增长到5000亿美元以上,市场规模的扩张将进一步吸引投资,为电池市场带来更多创新变革。

不过,《报告》也列举了电池市场扩张面临的多重挑战,包括关键矿产供应不及时、可再生能源储能配套不足以及化石燃料延迟“退出”等风险。为实现电池储能增长目标,国际能源署建议,各国政策制定者以及市场参与方应尽可能支持电池储能部署,并减少潜在的障碍,政策框架应确保电池能够参与到市场交易当中,确保其获得相应的回报收益。在加强电网储能的同时,还可考虑推广智能充电设施,更好整合调节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此外,各国还应加强在供应链方面的合作力度,电池供应链包括原材料开采、精炼到生产制造以及最终绿色回收环节,加强供应链支持力度,建立安全、有韧性且可持续的供应链。